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沈括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办
2024年12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天文学会空间天文和高能天体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天文学系承办的第二届沈括学术研讨会在“魅力鹭岛”—厦门召开,来自国内天文高校和科研台所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天文”与“厦门”恰好映衬“星辰大海...
研究背景:窥探遥远星系的中心结构许多星系的中心都存在着一个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它以其强大引力作用猛烈吞噬周围物质,并发出耀眼的光芒。这些星系中心的区域被称为活动星系核。活动星系核的结构复杂:最中心的是超大质量黑洞;...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的天体之一,是研究致密核物质EoS、超流/超导配对行为及新奇粒子自由度(如超子)等极端条件下微观物理的天然实验室。近年来,Cas A等年轻中子星的热演化观测,提供了罕见的时间分辨冷却数据,引发了对快速冷却...
脉冲星glitch提供了研究超核密度物质状态方程(EoS)和中子星内部物质组成的重要窗口。目前约6%的已知脉冲星表现出这种行为,其中Vela脉冲星的观测数据尤为丰富。最近,我们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自洽且系统的方法,将微观核物理与宏观天体...
近期,厦门大学顾为民教授的研究团队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美国斯隆数字巡天项目(SDSS)的多历元光谱数据,新发现了40个“变脸”活动星系核(CL-AGN)和29个“变脸”活动星系核候选体。该研究结果扩大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