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从验证广义相对论到系外行星及河外星系探索:高对比度成像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Speaker: 任彬
Institute: 厦门大学
Time: 2025.10.16 周四 14:30
Location: 物理楼 552
Abstract:
自三十年前第一颗类日恒星周围的系外行星被发现起,人类已确认了六千余颗太阳系外的行星的存在。然而,不仅太阳系的行星分布在已知的系外行星系统中独一无二,系外地球的存在更是未知。这并不意味着地球是孤独的,而是凸显了人类目前仪器设计及制造水平的制约:我们尚未拥有探测类日恒星周围的宜居类地行星(即“第二地球”)的能力。针对第二地球探测,高对比度成像使用星冕仪遮盖星光,再使用数据处理算法提取星周信号,从而探测相对恒星亮度百万分之一至百亿分之一的信号。基此,高对比度成像被认为是未来十年探索第二地球的有效手段。本报告将着重介绍该领域对系外行星系统的探索结果,这些结果对行星形成理论的验证,及接下来五年及以后其在系外行星科学及河外星系科学等方向的发展。
Bio:
任彬,厦门大学天文学系教授,科研方向为星冕仪成像方法及科学。他从厦大获得物理学及数理统计学本科双学位,并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物理天文学博士及应用数学硕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赴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回家前在欧洲蔚蓝海岸天文台担任玛丽·居里学者。他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STIS星冕仪获取了其行星成像性能曲线,并将STIS拓展到了河外星系研究(类星体3C 273宿主星系的成像)。他正主导欧洲甚大望远镜VLT的藏红花巡天项目来提供行星成像备选体,并负责哈勃及韦布两星冕仪的内工作角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