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强讲座:Astrophysical Black Holes
题目:Astrophysical Black Holes 报告人:哈佛大学 Ramesh Narayan 教授 (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时间:6月15日(周一)下午3:00 地点:厦大科艺中心1号会议室 摘要...
2018-05-21题目:Astrophysical Black Holes 报告人:哈佛大学 Ramesh Narayan 教授 (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时间:6月15日(周一)下午3:00 地点:厦大科艺中心1号会议室 摘要...
2018-05-2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双南研究员(“973计划”首席)应邀于2014年10月21-23日访问我系。 22日下午,张老师做了题为“ Timing noise of radio pulsars...
2018-05-21报告题目:“星际穿越”的时空 报告人:陈学雷 研究员(杰青,国家天文台宇宙暗物质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 单位: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时间: 2014年12月11日(周四)晚19:30 地点:海韵物理机电航空大楼117
2018-05-21题目:Cosmic Evolution: Nine Billion Years in 60 Minutes 报告人:Sandra Faber 教授(UCSC,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 时间:5月18日晚19:30 地点:海韵教学楼304教室 A h...
2018-05-21题目:“超越爱因斯坦”之宇宙加速膨胀 报告人:朱宗宏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 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时间:4月13日(周一)19:30 地点:物理机电航空大楼117(因117设备故...
2018-05-212014年8月,厦门大学双聘教授袁峰研究员应邀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年度综述》(《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简写ARA&A)杂志发表了题为《黑洞热吸积流》论文。这表明中国的黑...
2018-05-21摘要:对于红移z<1的长伽玛射线暴,我们比较了明亮X射线耀发在有超新星成协和没有观测到超新星成协的源中的发生率。我们的样本I:z<1的长暴有成协的超新星,并且有Swift/XRT的早期观测,样本中包含18个伽玛暴,其中两个源有明亮的X射线耀发。为了对比,我们的样本II:所有z<1的...
2018-05-21在X射线双星(X-ray binary)的光谱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高电离吸收线,比如NeIX, OVII, OVIII。而产生这些吸收线的气体来源仍然存在着疑问。我们通过XMM-Newton的观测数据,生成了一份大样本的OVII观测数据,并分析了产生该吸收线的气体的特性。通过分析产生该吸收线的气体特性...
2018-05-08摘要:短伽玛射线暴的起源有两类,即双中子星的并合或黑洞与中子星的并合。我们提出具有中心引擎再活动所产生明亮X射线耀发的短暴可能起源于黑洞-中子星并合,原因是黑洞-中子星并合相比双中子星并合能提供更大质量的吸积盘。基于Swift卫星对49个短暴的后续观测,我们发现有3...
2018-03-30LIGO/VIRGO对GW170817并和致密系统的潮汐形变(tidal deformability)给了一个干净的观测限制。这个限制可以帮助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解决困扰已久的致密物质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 EOS)问题。1)我们提出GW170817可能起源于双夸克星并和的新图像,指出夸克星最大质...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