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邀请报告
以往邀请报告

位置: 首页 > 以往邀请报告 > 2014秋季 > 正文

利用红外光度示踪星系的恒星形成率
主讲人 主持人
时间 2014-12-24 17:03:21 报告题目
首作者 People
职称 联系电话
邮箱 研究方向
主讲人简介 地点
办公室 研究院 国家天文台
日期: 
2014/12/24        
People: 
吴弘
Institute: 
国家天文台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红外空间望远镜的陆续成功发射和运行,红外天文学得到空前发展,并成为天体物理的必备波段。而中远红外波段为计算星系的重要参数-恒星形成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完全不同的窗口。基于Spitzer、WISE红外空间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我们发现中红外光度可以很好的示踪星系的总恒星形成率,给出了不同中红外波段计算恒星形成率的公式,同时讨论了可能影响计算恒星形成率公式的因素。而基于Herschel远红外/亚毫米空间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我们认为Herschel的单个亚毫米波段光度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恒星形成率的示踪器。非恒星形成区域对亚毫米波段有着重要贡献。对于个体和样本星系不同红外波段定量分析表明,非恒星形成区对于星系的中红外波段也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因此,精确测量星系的恒星形成率必须考虑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