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薄吸积盘含时全局模拟:磁驱动盘风对吸积盘热不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标准薄盘理论,薄盘辐射压主导的内区是热不稳定的,而观测结果表明,亮度超过0.01爱丁顿的薄盘通常处于热稳定状态。先前的研究表明,磁驱动风有可能抑制不稳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对薄盘进行了一维全局模拟,以研究磁驱动风对热不稳定性的影响。风在转移吸积盘角动量和吸...
2023-10-03根据标准薄盘理论,薄盘辐射压主导的内区是热不稳定的,而观测结果表明,亮度超过0.01爱丁顿的薄盘通常处于热稳定状态。先前的研究表明,磁驱动风有可能抑制不稳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对薄盘进行了一维全局模拟,以研究磁驱动风对热不稳定性的影响。风在转移吸积盘角动量和吸...
2023-10-03我们研究了致密天体周围绝热、非轴对称、自引力、气体外流的定常态吸积盘中螺旋激波的性质。我们将漩涡星系的气体盘理解为吸积盘,并将我们的这个吸积盘模型应用于螺旋星系,以研究一些星系观测量之间可能的内在物理联系。我们采用自相似方法结合激波螺旋坐标将复杂的流体动力...
2023-10-03从基本的核相互作用微观确定中子星EOS仍然是一个艰巨的理论问题。我们在近期的工作中同时采用了夸克层次和强子层次的相对论多体模型,展示了核实验和天文学观测对中子星EOS约束的一致性,
2023-10-01由于非微扰难题,中等密度(数倍于核密度)区间的物态性质也无法直接由强相互作用第一性原理QCD理论进行计算。 在近期的工作中,我们采用NJL 模型来研究冷密夸克物质2SC 相以及色超导相变与手征相变的竞争,
2023-10-01有些活动星系核能够在十年左右的时标上有宽发射线产生或消失的现象,这类活动星系核被称为“变脸”活动星系核。传统的标准薄盘理论认为要产生以上类型的光变,通过典型的光学/紫外辐射区计算得到的时标约10^4年远大于观测到的“变脸”活动星系核时标,这对标准模型理论来说是一...
2023-09-20类星体由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物质作为中心引擎,是探究超大质量黑洞质量增长与演化的重要研究对象。类星体的中心引擎辐射功率可超过银河系所有恒星辐射功率之和的数千倍,其物理尺度却仅为太阳系大小,因距离极其遥远,常常无法被现有空间望远镜直接分辨。两个著名的例外...
2023-09-01自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构建能动张量与时空曲率的等价关系,揭示弯曲时空几何特性以来,模拟光在弯曲空间中的传播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变换光学创新性地构建了度规张量和电磁材料参数(介电常数张量和磁导率张量)之间的关系,催生了大量可用于模拟天文现象的光学超材料。近...
2023-08-25厦门大学方陶陶教授组利用FAST对低功率射电AGN中HI吸收线的观测取得进展(Morganti & Oosterloo 2018) 当背景射电源与前景中性氢(HI)气体在视线方向上对齐时,我们可能在射电波段看到HI 21 cm吸收线。HI吸收线对于研究活动星系核(AGN)与周围星际介质(ISM)的相互...
2023-06-18伽玛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电磁现象,它在几秒钟内释放的能量比太阳一生的辐射还多。已观测到一部分长时标伽玛射线暴(持续时间大于2s, 简称长暴)与Ic型超新星成协说明其与大质量恒星死亡有关。大质量恒星坍缩后,中心可能形成快速旋转、高度磁化的中子星,即磁陀星,它通过...
2023-05-19研究星系的化学丰度能够了解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进而理解星系的演化问题。低面亮度星系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暗弱星系,通常具有延展的盘结构,恒星形成率及分子气体含量都很低。随着光学巡天项目不断增加,关于这类星系的形成与演化问题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由厦...
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