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教授特邀综述论文获得爱思唯尔颁发的Top Cited New Astronomy Reviews Award
近日,我系刘彤教授(第一兼通讯作者)、顾为民教授和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张冰教授合作发表在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旗下著名天文类综述期刊New Astronomy Reviews的特邀综述论文“Neutrino-dominated accretion flows as the central engine of gamma-ray bursts”获得高引...
2021-11-12近日,我系刘彤教授(第一兼通讯作者)、顾为民教授和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张冰教授合作发表在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旗下著名天文类综述期刊New Astronomy Reviews的特邀综述论文“Neutrino-dominated accretion flows as the central engine of gamma-ray bursts”获得高引...
2021-11-12在黑洞-中子星(BH-NS)和双中子星(BNS)并合后可能形成一个黑洞超吸积系统。在高吸积率情况下,黑洞超吸积盘处于中微子主导吸积流(NDAF,如图1所示)状态,并且辐射出大量各向异性MeV中微子。只有小部分中微子在盘外的空间湮灭,产生极端相对论喷流,进而触发伽马射线暴(GR...
2021-11-07三、伽玛射线暴的X射线平台和耀发的统计研究我系刘彤教授与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系仪双喜课题组合作,开展了伽玛射线暴(含长时标和短时标)的X射线平台和耀发的统计研究。通过对174个包含平台和106个包含耀发的暴,以及51个交叉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平台和耀发的总能量与伽玛暴...
2021-10-302021年10月24日,厦门大学天文学科拔尖计划班召开了十月例行本科生学术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18级本科生瞿惠敏同学主持,邀请了18级本科生谢承炎同学介绍他在原行星盘方面的研究工作,分享本科生做科研项目的经历。图1:本次活动宣传海报本次活动除了18-20级拔尖班同学与拔尖...
2021-10-25一、运用长时标伽玛射线暴数据检验黑洞超吸积下Blandford-Znajek机制 我们收集了146个具有显著jet break的长时标伽玛射线暴样本(通过jet break时标可以估计喷流张角),主要包括伽玛暴光度、时标、喷流张角和红移等观测量。运用Blandford-Znajek(BZ)机制计算了不同黑...
2021-10-05快速射电暴(FRB)是神秘的河外毫秒射电爆发,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依据被探测到的爆发次数,快速射电暴可分为重复暴和非重复暴。近期,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180916B被发现具有16.35天的爆发活跃周期。对该重复暴的周期性有两类解释:一是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二是致密天...
2021-08-301984年,Edward Witten提出"夸克物质是物质的基态"(Bodmer-Witten hypothesis),一部分天体物理学家因而相信,宏观大的星体可由夸克物质构成(称为夸克星)。双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可以为检验夸克物质理论提供重要信息。近日,厦门大学博士生缪志强(第一作者)、李昂教授(通...
2021-08-05物质回落在核心坍缩超新星爆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质量恒星塌缩的最终产物的属性、核合成过程和一些可能的动力学过程都与物质回落有着密切联系。当物质回落较强(亦即爆发能量较弱)时,核心坍缩超新星内部可能会形成黑洞超吸积系统。当吸积率极高时(在初期回落吸积...
2021-07-26对于量子色动力学(QCD)物质的相图,人们知道核密度(0.16/fm3 或157.065MeV/fm3)附近的自由度是强子,在超高密度是色味锁定相(color-flavor locked,CFL)的夸克物质,但中等密度(数倍于核密度)的相态未知;由于非微扰难题,该密度区间的物态性质也无法直接求解强相互作...
2021-07-14普遍认为,宇宙中的金属元素(比He重的元素)主要是由超新星和致密天体并合产生的。关于核心坍缩超新星(CCSN)核合成的工作不胜枚举。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解释宇宙、紧邻宇宙或太阳附近等不同尺度上的金属元素起源、分布、输运等问题。比如,太阳附近的金属丰度在观测上比理...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