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活动星系核的“闪烁”信号
活动星系核,其中心引擎是超大质量黑洞(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百万倍甚至十亿倍)”吞噬”周围气体的吸积,在紫外和可见光波段不停地“闪烁”。有著名物理学家George Gamow的诗歌为证(这里的quasi-star即为明亮的活动星系核),“Twinkle, twinkle, quasi-star Biggest puzzle from ...
2020-02-21活动星系核,其中心引擎是超大质量黑洞(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百万倍甚至十亿倍)”吞噬”周围气体的吸积,在紫外和可见光波段不停地“闪烁”。有著名物理学家George Gamow的诗歌为证(这里的quasi-star即为明亮的活动星系核),“Twinkle, twinkle, quasi-star Biggest puzzle from ...
2020-02-21转发“天文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生源选拔通知
2019-12-26作为伽玛暴前身星的候选体,大质量恒星塌缩和双致密星并合都可能是强的引力波源。在塌缩星框架下,大质量恒星塌缩后会在中心形成一个快速旋转的恒星级质量黑洞,其周围会形成一个超吸积盘。在黑洞吸积的初始阶段,吸积率很高,吸积模式是中微子主导的吸积流(NDAF)。这个阶...
2019-12-17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
2019-11-282019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一行到访厦门大学,与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赖虹凯签订新一轮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厦门大学天体物理联合中心”(以下简称“上厦中心”)合作协议。上海天文台人教处处长于申、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方陶陶、副院长...
2019-11-262019年11月3-6日,“三十米望远镜科学论坛2019”(Thirty Meter Telescope Science Forum 2019)国际会议在厦门大学科学与艺术中心召开。这也是“三十米望远镜科学论坛”系列会议第一次在中国召开。会议海报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来...
2019-11-132019年上厦天体物理学术研讨会于10月31日-11月3日在厦门大学海韵园校区召开,共有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顾为民教授、上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顾敏峰研究员、王俊峰教授参加了会议。会上就天体物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
2019-11-13摘要:我们利用Chandra和XMM-Newton等空间X射线望远镜的数据在近邻漩涡星系NGC 6946(距离约7.7 Mpc)中发现了一个极亮X射线暂现源CXOU J203451.1+601043。该源于2008年2月到2012年5月之间变亮,之后其亮度一致维持在2-4E+39 erg/s。该源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变亮之后的...
2019-10-16摘要:我们研究了利用LAMOST巡天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来寻找由恒星级黑洞和非致密、可见的伴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以下简称黑洞双星)。我们模拟了银河系黑洞双星的星族,并通过星族合成模型和双星的轨道参数分布来确定其光学可见度。综合考虑了黑洞双星的可探测性与LAMOST的探...
2019-10-07摘要:绝大多数动力学上已证认的恒星级黑洞及其候选者都是从X射线爆发来寻找的。在此工作中,我们尝试结合LAMOST望远镜的光谱和ASAS-SN望远镜的测光观测来寻找恒星级黑洞候选者。其中ASAS-SN的周期性光变曲线(例如椭圆调制的光变曲线)可能揭示了轨道周期。我们的样本包含了9...
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