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天体低质量间隙:从核心塌缩超新星的爆发能量分布谈起
致密天体质量间隙(mass gap)难题是近期天体物理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分为低、高(或第一、第二)质量间隙,如图1所示。低质量间隙指,约2-5M⊙致密天体的缺失(亦有其他质量范围的提法,比如2.3-5M⊙或2.5-5M⊙,源于中子星质量上限的不确定性)。最初恒星演化理论上并没有...
2020-12-08致密天体质量间隙(mass gap)难题是近期天体物理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分为低、高(或第一、第二)质量间隙,如图1所示。低质量间隙指,约2-5M⊙致密天体的缺失(亦有其他质量范围的提法,比如2.3-5M⊙或2.5-5M⊙,源于中子星质量上限的不确定性)。最初恒星演化理论上并没有...
2020-12-08我们使用三维数值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了第谷超新星前身星系统中的白矮星吸积过程。我们基于第谷超新星遗迹的已有理论与观测研究将模拟中的白矮星的质量、伴星的质量和双星轨道周期分别估计为1太阳质量、1.6太阳质量和0.794天。我们的模拟发现,当吸积气体所携带的磁场可忽略时,...
2020-11-272020年11月19日,厦门大学天文学科拔尖计划班召开了首次工作交流班会。交流会上2017级拔尖班同学杨洪刚和王允婷分别介绍了他们在高能天体物理和星系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拔尖班班主任李昂邀请天文学系老师于浩然和博士研究生余小弟和朱镇宇参加,由余小弟主持。杨洪刚报告工...
2020-11-232019年“英才计划”学员厦门外国语学校汤杰同学受邀参加2020年10月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并在“科学T大会”上分享展示其在英才计划期间做的《木星与地球之间的洛希瓣双星吸积模拟》的课题,与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进行了面...
2020-11-05原星系团(protocluster)通常指在高红移处(z>2)还没有维里化的星系团的前身。研究这些原星系团对于我们理解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帮助。此外,我们知道星系的形成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高密度的成熟星系团中年老的椭圆星系所占比重最大,这些椭圆星系很早就停止了恒星...
2020-10-29类星体是一类能释放强大能量的天体,它的中心引擎是一个正在吞噬物质的超大质量黑洞。迄今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数十个距离地球超过两千亿光年的遥远类星体,它们中心的黑洞甚至比太阳质量大10亿倍。这些黑洞是如何在宇宙大爆炸后约7亿年的时间内长成如此庞然大物仍是未解之谜。此...
2020-10-29绝大多数的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的形成演化是天体物理的重要问题。对黑洞自旋的研究有助于解开这一谜题。最近,我系的博士后张小霞、方陶陶教授,与国家天文台的陆由俊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的王丹丹博士合作,预言了下一代X射线探测器对黑洞成长历史的限制...
2020-10-29红外暗云(IRDCs)是通常分布在银道面附近的冷且密集的分子气体团。红外暗云在巨型分子云中较周围的气体成分演化程度更高,被认为可能代表了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我们对两个红外暗云——G034.43+00.24(G34.4)和G035.39-00.33(G35.4)进行了高空间分辨率的Chandra望远镜X射线...
2020-10-2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天线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的建成无疑将显著地促进脉冲星研究乃至整个射电天文学的发展。2012年FPS第一次会议受“973计划”项目的资助在新疆举办,此后,FPS已在国内各地成功举办了八次。FPS9于2020年8月28日-8月30日在厦门举办。会议由厦门大学天文学系主办...
2020-10-08题目:Constraining hadron-quark phase transition parameters within the quark-mean-field model using multimessenger observations of neutron stars作者:Zhiqiang Miao (XMU), Ang Li (XMU;通讯作者), Zhenyu Zhu (XMU/ITP, Frankfurt), Sophia Han (Ohio University/U...
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