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红移原星系团的多波段观测
原星系团(protocluster)通常指在高红移处(z>2)还没有维里化的星系团的前身。研究这些原星系团对于我们理解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帮助。此外,我们知道星系的形成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高密度的成熟星系团中年老的椭圆星系所占比重最大,这些椭圆星系很早就停止了恒星...
2020-10-29原星系团(protocluster)通常指在高红移处(z>2)还没有维里化的星系团的前身。研究这些原星系团对于我们理解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帮助。此外,我们知道星系的形成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高密度的成熟星系团中年老的椭圆星系所占比重最大,这些椭圆星系很早就停止了恒星...
2020-10-29类星体是一类能释放强大能量的天体,它的中心引擎是一个正在吞噬物质的超大质量黑洞。迄今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数十个距离地球超过两千亿光年的遥远类星体,它们中心的黑洞甚至比太阳质量大10亿倍。这些黑洞是如何在宇宙大爆炸后约7亿年的时间内长成如此庞然大物仍是未解之谜。此...
2020-10-29绝大多数的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的形成演化是天体物理的重要问题。对黑洞自旋的研究有助于解开这一谜题。最近,我系的博士后张小霞、方陶陶教授,与国家天文台的陆由俊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的王丹丹博士合作,预言了下一代X射线探测器对黑洞成长历史的限制...
2020-10-29红外暗云(IRDCs)是通常分布在银道面附近的冷且密集的分子气体团。红外暗云在巨型分子云中较周围的气体成分演化程度更高,被认为可能代表了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我们对两个红外暗云——G034.43+00.24(G34.4)和G035.39-00.33(G35.4)进行了高空间分辨率的Chandra望远镜X射线...
2020-10-2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天线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的建成无疑将显著地促进脉冲星研究乃至整个射电天文学的发展。2012年FPS第一次会议受“973计划”项目的资助在新疆举办,此后,FPS已在国内各地成功举办了八次。FPS9于2020年8月28日-8月30日在厦门举办。会议由厦门大学天文学系主办...
2020-10-08题目:Constraining hadron-quark phase transition parameters within the quark-mean-field model using multimessenger observations of neutron stars作者:Zhiqiang Miao (XMU), Ang Li (XMU;通讯作者), Zhenyu Zhu (XMU/ITP, Frankfurt), Sophia Han (Ohio University/U...
2020-10-08题目:Tidal deformability and gravitational-wave phase evolution of magnetised compact-star binaries作者:Zhenyu Zhu (XMU/ITP, Frankfurt;通讯作者), Ang Li (XMU), L. Rezzolla (ITP, Frankfurt),链接:https://arxiv.org/abs/2005.02677;Phys. Rev. D 102, 084058 ...
2020-10-08时至今日,我们对暗物质的本质仍然知之甚少。当前,一种主流的暗物质模型是弱相互作用的大质量粒子。这种暗物质粒子可以通过湮灭的方式产生标准模型的粒子,如中微子,光子,正负电子等。其中暗物质湮灭电子又可以通过同步辐射产生射电波段的辐射,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射电...
2020-09-21近期,天文学系李昂教授被美国天文学会和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出版社联合授予天文与天体物理领域中国高引作者奖(China Top Cited Author Award)。作为国际学术协会,IOP宗旨是促进基础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全世界的传播,已出版了70多种知名的学术杂志、书籍和会议文集等,包...
2020-09-09这是活动星系核的紫外/光学光变研究系列文章的第二个工作。在前一个工作(见https://astro.xmu.edu.cn/info/1062/2689.htm)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黑洞吸积物理的光变模型(简称为CHAR模型)来理解活动星系核的紫外/光学光变,并指出这一模型可以自然地解释数个拥有最好的光变数据...
2020-08-26